新闻详情

2017年中美智库研究报告——中美军事关系: 演化、前景与建议

120
发表时间:2017-05-28 19:26

中美军事关系: 演化、前景与建议

姚云竹 张沱生 赵小卓 吕晶华 李晨


  近年来, 军事关系成为中美两国关系中的重大变量之一。双方军事利益的碰撞面迅速扩大, 显现出更多的零和性质和地缘战略竞争趋向。中国军事战略目标的多元化和军事力量的海外拓展, 美国亚太联盟体制的强化与兵力部署的提升, 预示着两国在东亚陆海衔接地带发生军事冲突的风险升高。与此同时, 中美都有预防和管理危机的实际努力, 并已经取得某些成果。在一个迅速变化和不确定性上升的新时期, 中美都意识到有必要就全球治理开展防务合作。

  一 历史与现状

      1972 年, 中美双方基于地缘战略需要, 为应对共同安全威胁开启了两国交往, 军事合作自然而然成为交往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1979 年中美正式建交后, 最先得到发展的亦是军事关系。军事交往主要围绕高层互访、对口交流和务实合作三个方面展开。1980 年两国国防部部长实现了互访, 开启了其后10 年高度务实的军事合作。防务部门和军队高层官员的互访, 为军事关系的发展确定了积极的基调。军队之间频繁的对口交流, 包括军事院校交流、训练观摩、条令理论研讨、军舰互访、军事设施参观等, 对两国军队建立各层级的互信起到了重要作用。务实合作则突出表现在军事技术合作方面: 美国国会不断放宽向中国出口军品的限制, 给予其相当于非北约盟国的友国待遇, 中美就军品采购、军事技术合作、技术转让等达成了一系列协议。

  中美军事合作在1989 年政治风波后戛然而止。首先,该政治风波再度突出了两国深层次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矛盾。美国停止了与中国的所有军事交流, 不再执行军售与技术合作协议, 并至今对华实施军事技术封锁和武器禁运。1999 年美国国会通过《2000 年国防授权法》, 严格限制与中国的军事交流。其次, 冷战结束, 华沙条约组织解体和苏联崩溃, 使中美的共同威胁不复存在, 抽走了军事合作的基石。再次, “台独冶走向激化了中美的军事对立。美国不断提升对台关系、强化对台军售和在中国周边的军事存在, 中国为反“台独冶进行各项军事斗争准备, 双方围绕台湾的军事互动, 构成了互为潜在交战对手的军事关系基调。最后, 美国对华武器禁运政策迫使中国独立发展完整配套的国防工业和武器装备体系。军事技术合作内容的缺失, 使军事关系出现了空心化趋势, 也弱化了双方发展关系的热情。上述原因导致中美军事关系一直在低水平徘徊, 难以有实质性发展。而中美之间的军事危机, 如1996 年的台海危机、1999 年美国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

馆、2001 年中国战斗机与美国侦察机在南中国海相撞, 以及美国多次向台湾出售武器装备, 都导致军事关系较长时间的中断。

  从2008 年台海两岸承认“九二共识冶开始, 中美军事关系逐渐步入稳定发展的轨道, 并成为两国关系中的一个亮点。尽管中美在台湾、东海、南海等问题上仍存在严重分歧, 并时有摩擦发生, 但双方始终保持高频度的军事交往,维持了军事关系的持续性和稳定性。两军高层领导频繁互访, 促进了战略沟通与理解。过去几年, 中美在“战略与经济对话冶框架下开设了“战略安全对话冶。2017 年4 月, 习近平主席与特朗普总统在“海湖会冶上确定建立“外交与安全对话冶机制, 进一步提升了双方防务部门对话的级别。防务部门还定期举行“防务磋商冶和“防务政策协调磋商冶,军队之间的对话机制日益增多并逐渐机制化, 先后建立了国防部、战略规划部门和军种之间的对话平台, 联合参谋部之间也即将建立对话机制。年度交流项目多达50—60 项, 涵盖了联合军事演习和训练、军事教育、学术研究、军事医学、军事档案、海上搜救、港口访问、抢险救灾、反海盗等内容, 并在继续扩大领域。两军认识到避免冲突和对抗符合双方利益, 并为此建立了预防和控制危机的机制, 于2014年年底签署了“建立重大军事行动相互通报信任措施机制冶和“海空相遇安全行为准则冶两个谅解备忘录, 并通过陆续增加新附件, 不断扩大互信措施的范围。

  此外, 中美军队开始在“东盟防长扩大会冶、亚丁湾护航和运送叙利亚化学武器等联合国授权的国际行动中进行合作, 显示了中美超越双边, 在亚太和全球安全事务中进行合作的潜力。

  二 中国的战略、军队任务、军事能力建设与美国因素

     (一)中国的国家战略、国家安全战略和军事战略

       1.国家战略

  自1978 年以来, 中国的国家战略日益清晰明确, 这就是坚持和平发展, 坚持改革开放, 完成两个百年目标,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战略的精髓是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以发展自己, 同时又以自身的发展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

       2.国家安全战略

  中国的国家安全战略涵盖广泛的内容, 包括内部和外部安全、国土和国民安全、传统和非传统安全、生存和发展安全、自身和共同安全, 要求运用多样化综合手段来加以维护。军队是营造良好国内国际环境、保障和平发展大局、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力量。

       3.军事战略摇

  中国的军事战略服从、服务于国家战略和国家安全战略。实行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 遵循防御、自卫、后发制人原则, 坚持在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同时, 维护周边的安全稳定。通过营造稳定态势, 减少危机诱因来维护和平; 通过实施威慑和控制行动, 防止危机升级; 一旦战争强加到中国头上, 则坚决打赢战争。为此, 中国军队要做好打赢“ 信息化局部战争冶的准备, 这种战争主要针对可能出现的台湾“ 独立冶(2005 年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反分裂国家法》赋予中国军队以非和平手段阻止台湾分裂的使命)和来自海洋方向的其他安全挑战。

     (二)中国军队的任务摇

  中国军队的任务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统一和领土完整, 应对各种军事威胁和突发事件, 保障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持续发展, 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贡献等。中国军队还实施反恐、维护社会稳定、抢险救灾、维护权益、安保警戒、国际维和、国际救援等非战争军事行动。

上一页 1 2 3
...
下一页